2024年6月7日,邯鄲日報專題《我為農產品代言 磁縣篇》刊登“甜蜜事業,‘薯’育共富新希望”。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伏喜扎根土地,創新進取、銳意開拓,以生物脫毒技術為依托,大力發展脫毒薯苗產業,推進育種基地、組培基地、種薯基地、育苗基地“四位一體”規模化建設,建立起6個規模化甘薯良繁基地,年產種苗10余億株,年產值1.5億元,公司成功入選全國甘薯作物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同時致力于培育地方特色農業品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推動鄉村經濟振興,彰顯當代企業家精神風貌。
2024年6月5日,新華社直播節目《神州大地芒種忙》如期播出。節目中,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伏喜陪同新華社河北分社記者張瑋華走進禾下土脫毒甘薯種苗基地、種薯基地、組培中心,察看組培苗移植擴繁、種苗剪收與栽種等一系列繁忙有序的作業,并現場解讀甘薯脫毒組培關鍵環節、種苗采收流程、種苗栽種技巧,了解禾下土在組培擴繁苗創新、組培技術應用、甘薯提質增效等方面創新發展成果,展現了企業在實現農業現代化、提升甘薯品質方面的蓬勃發展。
2024年5月26日,邯鄲日報頭版刊登“崔伏喜:讓小薯苗‘長’成大產業”,聚焦磁縣脫毒甘薯特色農業產業,詳細介紹了禾下土在脫毒組培、科研創新、規模化發展、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這一報道不僅彰顯磁縣脫毒甘薯產業的蓬勃發展,還展現了磁縣企業家的精神面貌與風采。
2023年7月18日,《農民日報》刊登“河北磁縣:‘四個一萬畝’推進特色農業發展”,關注磁縣脫毒甘薯等4大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3月17日,河北日報第二版刊登《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 奮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河北各地各部門迅速作出安排部署,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熱潮。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刻把握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今年工作的重大部署,以只爭朝夕的昂揚斗志、守正創新的實干精神,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新征程上,把發展進步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這為唐山推動工業大市向制造業強市轉變,實現創新綠...
進入2017年4月份以來,河北邯鄲磁縣數億棵小薯苗通過航空、鐵路、汽運等物流方式,分別運達新疆烏蘇、福建廈門、廣東揭陽、遼寧北票、河南開封、河北雄縣、山東夏津、云南寶山及西雙版納等全國各地的甘薯種植基地,小薯苗不遠萬里的旅行,不但為薯農送去了好種苗,也為中國千萬薯農帶去了豐收的希望。為什么一棵小薯苗竟有如此的魅力,能夠備受青睞紅遍中國?甘薯是一種高產穩產、營養豐富、用途廣泛的重要農作物,是淀粉、燃料乙醇和輕工產品加工的重要原料。我國甘薯種植面積占全世界的60%以上,但目前以家庭為主的甘薯育苗、育種技術相對落后,導致種苗帶有病蟲,甘薯產量低,品質下降,大量耕地因感染病蟲無法長期種植。現代化脫毒甘薯育苗技術的出現,克服了傳統育苗技術帶來的問題,實現了甘薯種植的高產、高效。位于河北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