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至13日,第十三屆東亞甘薯研討會在日本東京舉行。中國農業大學劉慶昌教授、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馬志民研究員、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崔伏喜總經理等18位中國甘薯作物領域代表受邀出席會議。22位韓國行業代表、30余位日本行業代表和100余名東京農業大學優秀學生代表參加會議。11月11日,在東京農業大學學術交流中心,劉慶昌教授首位發表《甘薯在世界糧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主旨報告。突出強調中國在世界甘薯作物領域的重要引領地位,對中國四大甘薯種植區、品種多元化、栽培技術現代化等進行總體闡述,對中國甘薯企業實力和甘薯產業化發展進行推介展示。并表示愿意以甘薯為紐帶,推動中日韓甘薯行業間的相互交流。崔伏喜總經理代表中國甘薯企業致詞,表示研討會已成為我們交流經驗、深化合作、傳遞情誼的重要橋梁。禾下...
2025年10月19日,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召開了以“作風硬朗、能打硬仗”為主題的秋季甘薯種薯采收啟動會,公司全體員工參加,共同吹響秋季種薯采收“沖鋒號”,正式拉開這場搶收攻堅戰的序幕。會上,公司副總經理崔勇平攜各部門負責人、一線作業隊代表先后發言,以決戰決勝的昂揚姿態作搶收任務部署,明確提出“作風硬朗,能打硬仗,確保每一棵種薯安全入倉”的核心目標,為全體員工注入攻堅信心與行動動力。為保障搶收工作高效推進、落地見效,會議明確各部門安排、責任分工、人員調動、后勤保障等關鍵環節,特別強調筑牢安全底線,針對采收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作出專項部署,全程巡查作業現場,及時排查機械故障、場地隱患等問題,保障員工人身安全與采收設備穩定運行。
2025年10月17日,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在新品種試驗基地開展甘薯實物種子株系及新品系鑒定工作,此次鑒定以科學嚴謹的流程為甘薯優質新品種培育篩選筑牢基礎,也為公司后續種質資源儲備與產業推廣提供關鍵支撐。在甘薯實生種子株系鑒定現場,技術團隊聚焦雜交誘變種子培育成果的篩選工作。該批種子是公司前期通過化學誘變結合雜交育種技術,精選高抗逆、高品質親本組合培育而成,已完成首個生長周期的塊根成熟收獲。鑒定過程中,技術人員圍繞優質、高產、適配市場的核心目標,篩選出綜合品質優異的株系,留存至明年進行種植,持續觀測其遺傳穩定性與生長一致性,為后續新品種的培育奠定基礎。在甘薯新品系鑒定現場,技術團隊以優中選優、培育核心競爭力品種為目標,對源自同一優質親本的不同品系展開鑒定。通過田間實測株高、莖...
2025年9月29日,科普賦能甘薯產業高效發展暨“全國科普月”磁縣專場活動在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河北省農業產業協會、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主辦,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邯鄲市農業科學院、磁縣農業農村局協辦。邀請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一級調研員田曉蘭、河北省農業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聶永生、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究員高清海、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室主任馬志民、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馬娟、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石家莊綜合試驗站站長劉蘭服,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甘薯課題組研究員王海山、邯鄲市農業科學院甘薯研究室副研究員王騰蛟等河北省甘薯行業有關專家學者、新型經營主體代表及種植大戶,磁...
2025年9月23日,皖美甘薯?2025中國(安徽)甘薯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安徽臨泉隆重召開。此次會議由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主辦,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協辦,邀請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國內甘薯領域知名專家,以及全國甘薯產業相關企業負責人、種植大戶等多方力量,圍繞甘薯產業技術創新、品種培育、全產業鏈發展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共同探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玉文、總經理崔伏喜出席會議。會議現場,甘薯產業各領域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針對甘薯種植、加工、貯藏等關鍵技術環節進行深入探討。精準剖析技術痛點、交流解決方案,推動先進技術的創新突破,助力產業提質增效。同時,會上還對國家及地方層面支持甘薯產業發展的最新政...
2025年9月11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處長董海岳、邯鄲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洪濤、磁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韓少宇、磁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靳合成一行到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參觀調研。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玉文陪同調研。調研一行參觀了企業展廳,詳細了解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在甘薯新品種選育、脫毒組培、良種繁育及全國產業帶動等方面的創新發展情況。在組培中心,調研組與王玉文董事長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科研團隊情況;通過現場觀看實驗操作、聽取技術講解,進一步了解到脫毒種苗培育技術以及誘變育種的方法。企業以核心技術為支撐,經過多輪篩選、培育與試種,研發出抗逆性突出、產量穩定、品質優良的甘薯新品種。在智能化倉儲中心,了解到甘薯種苗、商品薯的規模化發展和品牌建設情況。通過智能化的環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