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25日,京津冀甘薯產業發展聯盟啟動會議在廊坊成功召開,該聯盟以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與進步為宗旨,由中國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廊坊市農林科學院、天津市寶坻區甘薯產業研究院等單位甘薯研究團隊負責人聯合發起,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甘薯育苗企業、加工企業及種植大戶參加。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伏喜出席會議。通過京津冀甘薯產業發展聯盟的成立,將大大推動甘薯產業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對于做大做強區域甘薯產業,促進甘薯新技術新品種轉化應用,提高本區域甘薯產業競爭力,穩定薯農收益具有重要意義
為提升甘薯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甘薯科研院所、種薯種苗及加工企業間的合作交流,促進甘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3月19日-20日,2018年山東省甘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年會在濟南召開。全國甘薯產業知名專家,山東省科技廳、農業廳領導,及從事甘薯研究的科研人員、種薯種苗生產經營企業代表、甘薯產后加工企業代表等百余人參加會議。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伏喜應邀出席。會上,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馬代夫、崗位科學家張立明分別就我國甘薯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做了專題報告。與會人員共同討論、總結了2017年山東省甘薯聯合鑒定試驗情況和2018年聯合鑒定試驗方案、"甘薯水肥一體化"實驗方案、甘薯種薯種苗繁育技術、新品種知識產權轉化模式。
2018年1月8日上午,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馬代夫受邀出席第五屆中原脫毒甘薯產業發展研討會,并發表《我國甘薯產業發展形勢分析》主題報告。報告圍繞目前國內農業農村經濟新形勢、甘薯產業特點和優勢、甘薯產業發展的形勢甘薯產業發展思路與措施進行權威分析。 在談到國內農業經濟新形勢時,馬首席表示,當前中國農業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和綠色發展"為核心,農業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基礎條件持續改善,科技支撐水平顯著增強,生產集約程度不斷提高,種植結構布局趨于優化。現代農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包括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部分農產品價格低迷,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供求方式發生變化,農業競爭力不足,自然環境代價越來越高,生產成本增加。 在談到甘薯產業特點和優勢時,馬首席表示,甘薯是...
2018年1月8日,第五屆中原脫毒甘薯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河北磁縣溢泉湖隆重舉行。得到各大報紙、網絡媒體的關注。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馬代夫、山東省煙臺市農科院甘薯研究所所長、煙薯25育種人辛國勝、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主任馬志民、龍薯9號育種人楊立明,及來自國內24個省市的優秀甘薯種植戶、育苗單位、農資企業、機械廠家、甘薯加工、銷售企業代表共300余人出席參加。為國內甘薯企業、種植戶在種苗培育、品種選擇、安全生產、貯藏銷售、精深加工、產業合作等方面創新了發展新思路,為進一步加快脫毒甘薯產業化推廣,推動中國脫毒甘薯產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018年1月8日上午,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主任馬志民受邀出席第五屆中原脫毒甘薯產業發展研討會,并發表《甘薯安全貯藏技術》主題報告。報告圍繞甘薯的安全貯藏關鍵技術、甘薯貯藏期間生理變化、薯窖的管理、貯藏病害發生特點及防治、各種貯藏期腐爛的原因及目前國內貯藏窖的不同類型等進行權威分析。在談到甘薯的安全貯藏關鍵技術時,馬志民主任表示,選擇耐貯藏品種,保證健薯入窖。貯藏期間,溫度保持在10-12℃,濕度保持在80%-90%,氧氣保證5%;另外貯藏期間盡量不翻動,避免造成創傷。窖藏管理的核心——通風換氣,且保證空氣能夠進入薯堆內部。目的是將薯堆中熱量釋放出來, 加快軟腐薯塊表皮水分蒸發,避免引發交叉感染,保持甘薯表面干燥,減少病原孢子萌發。
2018年1月8日,第五屆中原脫毒甘薯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河北磁縣溢泉湖隆重舉行。會議現場會議現場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馬代夫、山東省煙臺市農科院甘薯研究所所長、煙薯25育種人辛國勝、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主任馬志民、龍薯9號育種人楊立明,及來自國內24個省市的優秀甘薯種植戶、育苗單位、農資企業、機械廠家、甘薯加工、銷售企業代表共300余人出席參加。河北省農業產業協會會長聶永生、邯鄲市農業服務協會會長申偉、磁縣農牧局副局長杜文綱、磁縣科學技術局局長房三華、磁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主任田潤林等省市縣領導出席會議。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馬代夫會議現場會議上,杜文綱副局長向與會薯業同仁致歡迎辭,聶永生會長、申偉會長分別代表河北省農業產業協會、邯鄲市農業服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