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第十二屆東亞甘薯國際研討會在磁縣溢泉湖隆重開幕。來自國內外的知名甘薯專家學者、優秀企業代表百余人齊聚一堂,共謀甘薯產業未來發展。研討會伊始,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顧問馬代夫研究員帶來了《中國甘薯故事》主題分享。他回顧了中日韓在甘薯產業的交流史,詳細闡述了甘薯自引入中國以來的發展歷程、發展過程中的奠基人和領軍人,展示了國內甘薯科研平臺、杰出企業的發展成就、中國甘薯產業發展情況及未來中國甘薯發展方向。中國甘薯科研幾經變化,逐步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甘薯科研體系,形成現今以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為主導、國家甘薯改良中心、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為依托的科研系統,開展從生產到消費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推動中國甘薯產業和學科發展。在甘薯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培育出徐薯、南薯8...
2024年11月8日,第十二屆東亞甘薯國際研討會在邯鄲磁縣隆重召開。中國農業大學劉慶昌教授出席會議并致辭。劉慶昌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東亞是世界甘薯的主產區,中國、日本、韓國有著悠久的種植史和交流史,在甘薯研究和產業發展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搭建三個國家合作的橋梁、加強三個國家在甘薯產業學術與技術上的交流尤為重要。2010年東亞甘薯國際研討會正式拉開帷幕,至今已整整十五年,東亞甘薯國際研討會已成為連接東亞區域甘薯產業界交流經驗、開展合作的紐帶。致辭結尾,劉教授向每一位致力于甘薯產業交流與發展、為研討會貢獻智慧與力量的朋友表達誠摯的感謝,并預祝第十二屆東亞甘薯國際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2024年11月7日,中國作物學會團體標準《甘薯優質脫毒健壯種苗生產技術規程》評審會在禾下土召開。中國作物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徐琴、副秘書長程維紅、秘書處秘書楊麗榮等受邀出席會議。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劉慶昌、山東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張立明、中國農業科學院質量標準研究所研究員王敏、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陳書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馬志民、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武宗信、萊州市金海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鄧秀峰等7位專家組成標準評審專家組,對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共同起草的團體標準《甘薯優質脫毒健壯種苗生產技術規程》進行評審。磁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溫俊華、磁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
2024年10月21日,河北日報“記者走基層”版塊刊登《跟著采購商 尋地理標志品牌好物》,報道了9月在石家莊隆重舉行的2024中國地理標志產業促進博覽會。這場博覽會匯聚了國內外200多家企業的300多種優質產品,其中,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展出的地理標志產品“磁縣紅薯”尤為引人注目。版納薯憑借光滑細膩的外表、勻稱美觀的薯形以及甜糯潤香的口感,贏得了現場采購商的青睞,并當即表達了與禾下土就“磁縣紅薯”進行對接合作的意愿。
2024年10月18日,邯鄲日報刊登《農民在磁州鎮北開河村收獲脫毒紅薯》,聚焦磁縣脫毒甘薯這一特色農業產業。磁縣致力于推進育種基地、組培基地、種薯基地、育苗基地“四位一體”規模化建設,形成育種、種植、儲運、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推動農業產業化,帶動全縣增收?!靶潞悺笨蛻舳司€上平臺轉發該篇報道。
2024年10月18日,邯鄲日報刊登報道《小紅薯“進京”》,深入關注了近日在北京隆重舉行的河北凈菜進京“六進”活動暨邯鄲品牌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在這場匯聚了眾多農業企業和銷售渠道商的盛會中,邯鄲市禾下土種業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磁縣紅薯,憑借薯香濃郁、甜糯可口的品質優勢和獨特口感,成為了全場矚目的焦點。“新邯鄲”客戶端線上平臺轉發該篇報道。